中国航天为什么在这两年密集发射?

2022-11-28 00:00:07
这两年中国陆续发射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和神舟十三号等航天器,取得骄人成果,中国航天为什么集中在这两年爆发呢?'

中国航天已经走过了关键的瓶颈期,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下面是一些正在进行的航天规划:

1、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四期:

(1)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2025年前后实施,拟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嫦娥七号任务拟于2026年前后发射,计划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并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3)嫦娥八号计划将在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届时,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将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

2、新一代载人飞船:

中国目前正在研发“新一代载人飞船”,最高载人7人往返。目前已经进行了1次“缩比例模型飞行实验”,1次“正样飞行实验”,研发进展顺利。

中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是为“天宫空间站” 二期6-7人往返需要,以及“载人登月”往返需要而设计的。

中国目前在稳步推进“天宫空间站”计划以及“月球基地(空间站)计划”。

3、天宫空间站二期工程:

天宫空间站已经于2022年,建设完成“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T型结构,已经完成了“天宫一期建设”。

预计在2023-2024年,择机发射伴飞的“巡天望远镜”。

后期会根据后续的具体实验情况,以及天宫空间站的实际实验需求,决定建设“天宫空间站”的二期建设。二期建设,预计再给“天宫空间站”增加3个舱段,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

4、载人登月:

用来载人登月的921火箭(最新叫法可能叫:长征5号-C),大约2025-2026年首发。

利用921火箭发射2发,然后在月球轨道对接的模式,实现中国航天人的载人登月,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月球表面的工作时间,大约是6小时。

最新进展:2022 年 7 月 28 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宣布,该院所属 702 所完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多机并联静动联合试验,该型火箭研制转入初样阶段。

最开始的载人登月,使用921火箭载人,使用长征9号载货。

等到长征9号成熟之后,再用长征9号载人版载人。长征9号的首飞时间,大约2028年,后期使用长征9号进行载人登月以及深空探测等。

5、长征9号+太空太阳能发电站:

长征9号的主要作用,是发射“太阳能发电站”。

大约2025年,实验接收太空太阳能。最新消息是,将利用天宫空间站,进行太阳能地面接收实验(电磁波接收,效率70%左右)。

大约2030年以前,长征9号首次试射。

据悉,长征九号已完成深度论证,计划于2028年至2030年首飞。

6、行星探测:

(1)天问一号:2020年7月发射,执行火星绕落巡任务,任务已经完成,卫星与火星车仍然正常运行。(长5火箭,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等)

(2)天问二号:预计2024年发射,执行小行星探测返回任务(长3乙火箭,搭载郑和号,预计2025年入轨)。

天问二号将先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再耗费七年时间飞向一颗主带彗星开展观测。

(3)天问三号:预计2028年发射,执行火星取样返回任务(长3乙火箭,搭载着陆器与上升器等;长5火箭,搭载轨道器返回器等;两次发射,完全总体任务)。

天问三号则会再次飞往火星,将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4)天问四号:预计2029年10月发射,执行木星、天王星探测任务。(长5火箭,搭载轨道器+穿越器等)

2030年前后发射的天问四号要走得更远,尝试一次发射两个探测器分别考察木星和天王星。

预计轨道器入轨时间:在2035年8月左右。

(5)星际快车或星际日光层探测器,将于2024年发射1号,2025年发射2号。目标是探测穿越太阳系的远行星。


大家好,我是王涑袭,

关注我,让我们一起睁眼看世界!

,

一方面:很大原因在于火箭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积压的载荷和项目都在集中实施

交通工具是决定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陆权时代、航海时代、航空时代的标志,都是相应交通工具的快速普及。航天时代,对应的交通工具就是火箭。不过总体上火箭还是极贵,因此也只有国家队和少量商业航天用得起。

在以前,我国航天主要是长2/3/4三大系列,但实际上只能做低轨和少量高轨,低轨运力1-8吨,高轨就更少,最远3.8吨的嫦娥3/4号就是极限了。所以大量的大型载荷项目,哪怕你航天器都成熟了,但就是发不上去。

所以新世纪后我国一直在重点突破火箭技术,尤其是成梯队的去研发个系列火箭。从2015年起,陆陆续续的长征火箭家族迅速扩容,长5/6/7/8/11等投入使用,以及远征系列上面级等(可看作从太空发射的小火箭)。有的价格低,适合商业(6/8/11);有的价格高,适合大国重器(5/7)。能力上也覆盖了方方面面。

这两年的大明星长征5/7A/8,拍摄的审美提高很多(图源:航天科技集团)


很多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任务,也就终于可以跟着立项了。比如去月球的嫦娥5,去火星的天问1,天宫空间站的核心和实验舱,货运飞船,各大高通量通信卫星,和某些任务,离开长5/7这些新火箭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光这些项目都贡献了30次发射的样子。

此外,应用的需求也的确在快速增加。国家这些年科技进步和农业需求有目共睹,所以需要大量的载荷;高校院所和商业公司也需要大量科研和商业类卫星。传统的长征火箭,也一直在改型升级,能力更强、周期更短、更加可靠、成本更低,更多任务用的起了。

上述凑在一起,结果就是发射次数迅速增加。

2009/2010/2011年,中国发射次数分别是6/15/19。

2019/2020/2021年,中国发射次数分别是34/39/56。

2021年甚至历史性成为了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火箭能力还不够强,也会出现密集发射的情况

我国的火箭技术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大都是近些年的事情,还不能算是完美的火箭家族。很多突破仍在进展中,

比如说,火箭运力本身,是个核心指标。当然是能发射的载荷越重越好。我国目前的上限是长征五号的25吨,领先其他火箭一大截。但受限于制造成本、准备周期、发射塔架等原因,使用频率有限。大部分的任务,仍然需要(无人)长征2/3/4,它们普遍运力1-5吨,能力跟不上。相应需要组网的卫星,就要发很多次了。

比如说,一箭多星技术,能让大量载荷搭车进入太空,也就变相节省了不少火箭发射次数。即便是不同轨的大型卫星,上面级技术够好的话,也能节省不少。

再比如,商业火箭,这些年其实贡献了很多发射次数,估计也有15次了。这些发射大都是试验阶段,打酱油也大部分失败甚至公司都倒了。但它们也贡献了“密集发射”。


在未来,可以想象由于需求的提升,火箭发射次数需要提高;由于火箭能力的提升,火箭发射次数会出现下降。但总体上,火箭发射次数一定会继续提高。且随着国际影响力提升,长征火箭重新拿回国际载荷的话,这个市场也不小,但可能面临诸如SpaceX的剧烈冲击。

2022年,中国64次;美国87次,但是其中61次都是SpaceX,还都玩复用,咱们要继续追赶。

'
'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指“中国航天局有意选择在这两年密集发射”。所以问原因。

然而并没有这回事。

在我看来,基本上每一发发射都是计划任务,发射时间是根据任务进程来安排的,如果进展顺利,就按时发射;如果进展不顺,就只能推迟发射。

这些计划有的是十几甚至几十年的长期计划,比如北斗丶空间站,又比如即将立项的载人登月。有些研制周期短一些,比如各种农业卫星。

不论哪一种,都是条件具备就发射,没有条件也没必要按年选择时间。

这两年发次数多有两个原因:

①我们的航天发射次数总体是不断增长的,这是航天产业发展的必然。

②对载人/空间站/火星等大火箭任务来说,前两年火箭出问题了搞归零,任务都推迟到20/21年了。

根本不存在因国际形势变化临时增加发射任务的情况。

附各国航天发射变化图。

,

当地时间19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罗戈津表示,美国正在研究将俄罗斯排除出GPS卫星导航系统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央视采访,“北斗”系统的总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世界上有三大导航系统,美国有GPS,欧洲有伽利略,俄罗斯有格洛纳斯,如果我们不尽快研发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一旦世界局势发生突变,我们很可能被外国卡脖子.........”

那么我们发射这么多卫星仅仅是为了军事吗?

2021年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达55次

再创新高并稳居世界第一

这一年

天和核心舱一飞冲天

中国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羲和号”实现中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总数超过400次……

中国航天完成多项壮举

2022年

中国航天依然“繁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

2022年计划安排40余次发射任务

放眼全球

拥有这种发射能力的国家

屈指可数

要这么多卫星有什么用?


01为你永不失联

在我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分布着将近650万个地面通信基站

覆盖超过我国50%的国土面积

它们支持着大家日常的通信往来

若地面通信基站失灵或被毁

对应的地面区域瞬间会成为信息孤岛

此时

不受地面状况限制的通信卫星

作用非凡


请横屏观看

▲通信卫星工作示意图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灾区通信中断

几经周折

救援队才在震后31小时

通过国外海事卫星接通了灾区第一个电话


▲ 2008年汶川地震烈度图与灾区通信中断分布图

此后

我国意识到卫星通信系统的薄弱

快速开展了中国移动通信卫星项目

并于2016年8月6日

发射了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

天通一号

号称“中国版海事卫星”的天通一号

投入实际应用

2019年入汛期

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

广西多地通信电力中断

卫星电话作为唯一对外联络的工具

抗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天通一号信号覆盖范围

我国卫星通信网络只是初具雏形

应用范围和场景还十分有限

不过

“虹云工程”、“鸿雁星座”

两大移动通信卫星系统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成型

届时

“信号不好”

“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

都将成为历史

▲ “鸿雁星座”示意图


02为你时刻导航

导航

不止GPS

北斗

亦可后来居上


▲ 下载“北斗助手”APP可查询手机北斗信号接收情况


北斗芯片被植入到

手机、手环、学生卡、老人卡等

终端设备中

让你时刻知晓自己的位置


请横屏观看

▲ 北斗卫星


从2000年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始

相关应用便不断开发

617万辆道路运营车辆

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

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

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

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

都安装了北斗的终端系统

让你一切尽在掌握

北斗的应用

有效提升了监控管理效率和道路运输安全水平

据统计,2017年与2011年

中国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

发生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相比均下降50%



电力、燃气等行业也利用“北斗”的定位功能

开发出了适合各自的监测系统

例如

北京超过2万公里的燃气管线

数万个调压站、闸井

都在北斗的定位监测之下

后台能精确查出问题管线、阀门

并随时监测燃气是否能安全平稳地到达你身边

“北斗”在农业领域也有所建树

根据精确导航定位功能

农业部门开发出了自动化精细耕作系统

已有超过9个省区规模化使用该系统

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

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

农机油耗节约10%

它能够

加快耕种效率

减少土地浪费

更能增加产量


▲ 精细化耕作模型


在渔业领域

我国现有4万余艘渔船装有北斗接收机

渔民不仅可以通过卫星知晓位置方向

还可以使用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

向家人报平安

还可以为渔政管理部门提供

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

累计救助1万余人

如今

北斗为千万渔民保驾护航

当代“妈祖”非它莫属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03为你永不飘零

人类研制卫星的初衷

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国防安全

除却传统的国防需求

民生也是卫星系统关注的重点领域

“风云”“高分”“资源”“环境”“海洋”

等众多系列卫星

正在你看不见的领域耕耘

“风云”卫星探测器结合云图

实现了天气预报10分钟内更新一次

“高分”卫星并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

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

“资源”卫星能“看透”地层

为我们寻找地下“宝藏”、测量冰河变迁

“环境”卫星利用光学、红外、超光谱等手段

全方位的进行环境和灾害监测

“海洋”卫星搭载不同功能的遥感器

实现对海洋风、浪、流、温、盐、深等要素的观测

为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撑


▲ “风云四号”卫星云图GIF(图中可见“利奇马”及“罗莎”双台风)来源:中国气象局


出行安全预报


▲ 全国24小时雾预报


灾害监测与评估


▲ 农业干旱综合检测图


......


根据日趋准确的预报和预警

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性、专业性和决策性服务

民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04为你,我永不停歇

在太空探索这件事上

我国已发射了

探测月球的“嫦娥”系列卫星

探测暗物质粒子的“悟空号”

寻找黑洞的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号”

探测地球磁场的“双星计划”

……

2020年7月23日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2020年12月17日

发射嫦娥五号

实现在月球上采样并返回地球

2021年4月29日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

1956年钱学森起草的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点燃了国人探索太空的热情

几十年来

航天人在发展航天事业中的孜孜以求

为的就是每一个你

在你看不到的天空中

有许多的中国卫星

日夜运行

为你

永不停歇


事实上

卫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远远不止如此

在此

由衷地向航天人表示敬意

是你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End

内容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猎奇冷知圈”。

'